保存登記是什麼?搞懂與違建、未保存登記建物的差異與風險
引言:買房前先自保!你該懂的「保存登記」三大關鍵字
買房是人生中的大事,除了地段、格局、價格,你還看過什麼?許多購屋族只關注看得見的硬體,卻忽略了最重要的「房屋身份證」——產權狀態。如果你以為房子有權狀就沒問題,那可就虧大了!
本文將帶你深入解析房地產交易中三大關鍵字:保存登記、未保存登記、違建。我們不只告訴你定義,更要揭露房仲沒說的陷阱,特別是那種「有保存登記但非合法建物」的神秘面紗,讓你買房不再當冤大頭!
一、什麼是「保存登記」?你的房子有身份證嗎?

買房子,就像是幫房子辦理身分證。這個身分證,就是「保存登記」。
保存登記的定義
保存登記是指建物所有權人,將新建、增建或改建的建物,向地政事務所申請登記,將建物的門牌、面積、構造、位置等資訊,合法登記在不動產登記簿上。這份登記簿上的資料,就是你房屋最權威、最直接的產權證明。
保存登記的重要性
為什麼保存登記這麼重要?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你的權益:
保障產權: 只有經過保存登記的房屋,產權才能受到法律保障,證明你確實擁有這棟房子。
合法移轉: 沒有保存登記的房屋,無法合法辦理買賣、贈與或繼承,等於無法進行產權移轉。
申請貸款: 銀行在核貸時,會以保存登記的面積作為鑑價依據。沒有保存登記的房子,銀行通常不願意承作房屋貸款,或只能核貸較低的成數。
如果你想確認房屋是否有保存登記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向地政事務所申請建物謄本。謄本上會清楚記載房屋的坪數、所有權人等資訊,是買房前必查的文件。
二、未保存登記 vs 違建:差別與風險在哪?

這兩個名詞常常讓人搞混,但它們的差別可大了!
特性 | 未保存登記 | 違建 |
定義 | 建物從未辦理過「保存登記」 | 建物「未經申請許可」就擅自建造、增建或改建 |
法律問題 | 產權問題,無法合法轉移所有權 | 法規問題,有被「強制拆除」的風險 |
常見情況 | 早期舊建物、鄉下老厝、加蓋鐵皮屋 | 頂樓加蓋、陽台外推、室內夾層 |
主要風險 | 無法買賣、無法貸款、產權不明 | 被檢舉拆除、影響建物安全、無法申請建照 |
未保存登記的常見情況
這類房子通常是早期興建的老舊建築,因當時法規不健全或屋主未申請使用執照,而沒有辦理保存登記。另一種常見情況是程序上的問題,例如只有使用執照,但未辦理保存登記。
違建的常見類型
違建則是指二次施工的產物,常見的類型包含:
頂樓加蓋: 在屋頂上自行搭建的建築物。
陽台外推: 將陽台範圍納入室內空間。
夾層屋: 在室內增加樓板面積。
真實案例佐證:時間並非保障,違建仍可能被拆!
許多屋主會跟你說:「我的頂加已經蓋了 20 年,是既存違建,不會被拆啦!」
這句話是真的嗎?不完全是。
案例一:根據公視新聞網的報導,新北市曾有一處頂加被改建成 14 間套房,因涉及公共安全疑慮,被新北市拆除大隊強制拆除。這告訴我們,即使是使用多年的既存違建,一旦被檢舉且涉及公共安全,政府仍有權力強制執行拆除。
案例二:另一則Yahoo股市/東森財經新聞的報導也指出,有買家入住「用了 20 多年」的頂加後,因鄰居檢舉而面臨被拆的窘境。這說明鄰里關係和檢舉行為,才是違建是否會被拆的關鍵。
*可於文章最後查看案例
三、有保存登記就一定是合法建物嗎?房仲沒告訴你的陷阱!
這絕對是買房最容易踩到的雷!
房仲在介紹房子時,常會強調「這間房子有保存登記,產權清楚!」這句話沒有錯,但背後隱藏的陷阱你可能沒發現。
「有保存登記但非合法建物」是什麼意思?

這種情況通常是指,房屋的主建物(例如公寓、大樓的原始結構)有合法保存登記,但房屋的增建部分(例如頂樓加蓋、陽台外推)卻是違建。
舉例來說,你買了一間公寓的五樓,權狀上登記的面積是30坪,但你發現屋主在陽台外推後,室內空間多了5坪。這多出來的5坪,雖然你正在使用,但它沒有保存登記,屬於違建!
真實案例佐證:買了頂樓,卻要自己拆違建?
案例一:陽台外推,收罰單! 根據好房網News報導,有屋主因陽台外推而被鄰居檢舉,不僅面臨強制拆除的命運,甚至還要支付高額的拆除費用。這證明了「有保存登記」的房子,只要有違建,一樣會面臨風險。
案例二:頂樓加蓋,法院判拆! 你或許聽過知名的「永康冰館」違建案,創辦人因為頂樓加蓋違建,即使經營多年,最終仍被最高法院判決須拆除。這清楚地告訴我們,法院的判決才是最終依歸。
*可於文章最後查看案例
四、買房前如何自保?3個步驟教你避開地雷!

別擔心,只要做足功課,你也能成為購屋高手。
步驟一:調閱建物謄本與測量成果圖
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!你可以請房仲或代書協助申請建物謄本和建物測量成果圖。謄本會記載房屋的登記坪數,成果圖則是房屋的平面配置圖。
步驟二:比對房屋現況與圖面
帶著這兩份文件到現場看房,仔細比對房屋的實際狀況與圖面是否一致。
面積是否符合? 仔細核對室內坪數、陽台、雨遮等是否與謄本一致。
構造是否相同? 檢查是否有圖面上沒有的增建或加蓋,例如多出來的夾層或頂樓的鐵皮屋。
特別注意! 如果你看到陽台被砌成室內空間,那八九不離十是陽台外推。
步驟三:諮詢專業人士
如果發現有疑慮,別猶豫!立即尋求專業地政士或建築師的協助。他們的專業判斷能幫助你釐清房屋的產權狀況,避免未來糾紛。
結語:搞懂三大關鍵,買房不再當冤大頭!

買房是個複雜的過程,但只要你掌握了保存登記、未保存登記、違建這三個關鍵字,並學會比對文件,就能大大降低購屋風險。
記住,有保存登記不代表沒有違建,多一分查證,就能少一分後悔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在購屋路上,做出最明智的選擇!
如果你對房屋產權或違建還有任何疑問,歡迎在下方留言,我們會盡力為你解答!
你可能還會想問的幾個問題(FAQ)
Q1:房屋主建物有保存登記,但陽台有外推,銀行會照全戶面積貸款嗎?
A: 通常不會。銀行鑑價時只會以「合法保存登記的坪數」為主,增建或違建部分會被扣除或打折評估,有些銀行甚至會拒貸,尤其當違建部分過大或影響安全。
Q2:如果房屋增建部分超過主建物面積怎麼辦?會全棟都被視為違建嗎?
A: 增建面積若遠高於原建物且無法申報補登,主管機關可能視為重大違章,有機會被全棟列為危險建物處理,甚至禁止交易或改建。建議務必找建築師或地政士判斷處理方式。
Q3:只有「建照但沒有使用執照」的房子算合法嗎?可以保存登記嗎?
A: 不行。保存登記的前提是使用執照核發後才能辦理。只有建照但未完工或未驗收合格的建物,視同未完成建築,不能辦理保存登記,也無法辦理移轉、貸款或過戶。
Q4:未保存登記的房子可以辦繼承嗎?
A: 原則上不能。沒有保存登記=法律上不存在的建物,不能單獨辦理產權移轉或登記在繼承人名下。但若連土地一併繼承,且房屋為早年興建,有些地政機關會視個案處理(如附合法佔有證明、稅單等),建議由地政士協助申請「補登+繼承」作業。
Q5:我看到房子坪數寫 40 坪,但謄本只有 28 坪,這正常嗎?
A: 很可能是含了「未登記空間」或「違建」。合法面積應以建物謄本記載為準,其餘空間需特別查證是否合法增建、可否補登或是否為既存違建,否則未來交易、貸款、拆除風險都在。